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5/30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医疗技术的支持,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的运维需要,做长远且系统化的规划,确保医疗设备配置效率最大化,突出设备的应用价值,进而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简而言之,医院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需要有运行稳定且安全的医疗设备作为辅助,只有确保医疗设备运行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若要达到上述目的,那么就应重视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采取科学的管控手段,大大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以满足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医院设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质量控制仍停留在狭义阶段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为确保医疗设备应用质量和量值准确,应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模体,检测在用医疗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相应技术规范、设计标准等的要求,借以评估医疗设备质量、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广义上讲,主要是指通过在医疗设备质量保证方面的指挥、控制、协调、检测等一系列活动,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全过程中,排除所有可能影响医疗设备诊断、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实现最优的质量,有效治疗病人,不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显而易见,广义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但目前开展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仍停留在狭义阶段。按照上级管理要求,各级医院成立了医院医学计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质量控制工作,同时也按照有关要求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落实了年终总结,上级主管部门定期落实对各级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检查,但是医学工程部门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完成检测任务,医疗设备使用部门则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任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医院难以按照广义定义中的要求,协调生产厂家、采购部门和使用科室,落实全面质量控制。


2.合格率提升没有带来不良事件的下降

随着近年来质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加之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质量控制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各类文献报道中,均显示质量控制范围内医疗设备的整体检测合格率都在逐步提升。但是,从近三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会发现部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的提升,却没有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质量控制检测脱离了临床实际应用

作为致力于不断减少医疗相关不良事件、改进医疗服务、优化临床实践的专业机构,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所在近五年发布的医疗技术十大风险中,先后将输液泵的误操作、呼吸机管路误接和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忽视监护仪等设备的报警等有关人员操作的问题列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美国医疗产业促进会的数据也显示,每年8 000多例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有1/3属于使用问题。浙江省卫生厅曾组织一次急诊医务人员的除颤仪操作考核,共有41家医疗机构派员参加,结果显示32%的医务人员操作不正确。众所周知,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设备的使用者对设备应用质量至关重要。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环境要求和操作规范,这与临床医疗工作实际有很大差别。因此,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考虑到临床医疗实际环境和患者的实际状态,脱离了使用者和受试者的理想环境下取得的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对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说服力将大打折扣,也无法保证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同时由于质量控制工作脱离了应用对象和使用者,其结果对临床医疗质量的参考意义到底有多大,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4.检测合格率对临床诊疗质量的意义难以评估

从实际检测数据来看,质量控制工作确实改善了医疗设备的完好率,确保了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但是截至目前,尚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出其对临床医疗质量的确切影响。比如:目前要求的三个月一次的CT远程质量控制,相比于原总后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中心每两年一次的CT应用质量检测,究竟对CT诊断的阳性率提高了多少;麻醉机、高频电刀检测合格率的提升对于医生手术质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设备质量控制的管理究竟有多少相关性等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缺少评价方法和直观评价指标,使得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地位难以确立,其监管成效也难以落实,因而也就无法避免未经检测的设备带病工作、检测不合格的设备难以停用、临床科室配合程度和重视程度不高等诸多情况。


5.质量控制对采购、生产的影响力没有形成

如上所述,质量控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医疗设备质量,进而提升临床医疗质量。但是,从目前的工作实际来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仅仅实现了对设备投入使用后的质量的控制,与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的对生产、制造、采购环节的影响还没有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缺少质量控制工作配套的评价手段,质量控制工作的合力还难以形成,对生产者的影响力或者威慑力还不够。有关文献曾报道,在除颤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检测中,发现某品牌的某一型号除颤监护仪同步模式下的延迟时间合格率整体较低;在高频电刀的质量控制检测中,发现某品牌高频电刀在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其输出功率的误差均超出设定值,而其他指标则相对较稳定。类似这种问题的出现,极有可能与设备部分部件的生产工艺或设计理念有关。但是,一所医院的检测数据说服力毕竟非常有限,难以说明某品牌或某一型号的整体质量情况,对采购管理部门的指导意义还不足,因而也就难以促使生产厂家改进设备生产质量。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大数据理念,汇总、分析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把检测中集中出现的某一品牌、某一规格的设备的问题突出反映出来,从而给采购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促进生产厂家改善医疗设备生产质量。



医院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院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可靠运行,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体来说,医院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质量控制能够直接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的发生。通过严格的设备检测、维护和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保证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疗设备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数据准确,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支持。


此外,质量控制还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优质的医疗设备和服务能够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还能够为医院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最后,从法律和法规的角度来看,医院设备质量控制也是医院必须履行的责任。国家和地方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要求,医院必须严格遵守。通过质量控制,医院能够确保自身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医院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可靠运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保力医院设备质量控制模块

保力医院设备质量控制模块围绕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验收检测、状态检测、稳定性检测)等内容,详细记录质量检测的检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与分析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与危险因素,及时反馈报告,采取预防性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主要包括设备巡检、急救设备管理、不良事件上报。


报价咨询
申请试用
电话咨询
售前电话:18682485972
售前电话:13530100521
关注我们
微信在线客服